冲脉起于胞中,其前行者,并足少阴之经挟脐上行,至胸中而散;其后行者,上循背里,为经络之海。昼为阳,日中为阳中之阳,故曰“重阳”;夜为阴,夜半为阴中之阴,故曰”重阴”。
心胸有邪,食当不下也。凡脉滑则尺之皮肤亦滑,脉涩则尺之皮肤亦涩,脉寒则尺之皮肤亦寒,脉温则尺之皮肤亦温,故循尺即可以知之。
故邪气在腑则气留之而阳胜,阳胜则阴病矣;阴病则血留之而阴胜,阴胜则阳病矣。此腹背阴阳之离合也。
廷,正也,直也,言正中之直孔,即溺孔也。胫,形敬切,跗,附、孚二音。
少阴根起于涌泉,名曰“阴中之少阴”。喘为气不足,浮为肺阴虚,肺虚于上,则气不行而积于下,故上虚则为惊,下实则为积气在胸中。
太阴根起于隐白,名曰“阴中之阴”。神藏五,以肝藏魂,心藏神,肺藏魄,脾藏意,肾藏志也。